•    党建工作

       ——

         ——

当前,消费复苏势头持续增强。其中,各类新消费群体不断涌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细分市场发展迅速,展现出强劲的消费力。随着消费市场细分群体越来越多,供给侧的生产组织正随之改变,聚焦细分人群需求的企业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上半年,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消费复苏势头持续增强,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升级背后,市场细分也越来越明显,个性化、多样化消费会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趋势。”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说。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小镇青年、女性消费者、老年消费者等多个细分群体经济均已进入万亿元市场,释放出强劲的消费潜力。       各类消费群体不断涌现       “5、4、3、2、1,上链接!”伴随着主播的口令,山东省威海市张村镇居民颜实迅速点击链接下单。“我喜欢健身,刚买了一款筋膜枪,这是我在直播间看到的新产品。在小镇生活,购物也方便。晚上没事时,我会看看直播带货,有的价格挺实惠,还有不少新产品的详细介绍。”       近年来,小镇青年展现出较强的消费意愿。《瞭望》新闻周刊2020发布的《小镇青年消费研究报告》分析,相对一、二线城市,小城市居民刚性生活成本在可支配收入中占比较低,诸多因素使得他们更愿意消费,更有能力消费。       不仅小镇青年消费需求旺盛,当前我国各类新消费群体不断涌现。赵萍说:“从总体上来讲,当前的消费市场越来越细分。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市场划分主要依据地理、家庭阶段、性别、收入等多个维度,其中单身群体、女性消费者和老年消费者属于典型的细分消费群体。”       租单身公寓,点“一人食”外卖,下班后在家看看视频,周末听听网课,今年35岁的上海市杨浦区居民杨洋已经这样在上海生活了12年。有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像杨洋这样的单身消费群体,其中42%愿意为自身消费,高于非单身消费者27%的占比,单身群体的消费潜力不容小觑。       每逢节假日,各大电商平台都要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专门的营销活动,刺激消费。今年妇女节前后,电商平台充分挖掘女性消费潜力。某电商平台超过两万个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某电商平台时尚居家彩妆套装销量同比增长13倍。儿童节前后,儿童专用拳击手套、儿童摩托车头盔、运动平衡车、出行安全座椅、野营帐篷等销量显著走高。       此外,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消费市场也开始快速增长。生活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老年人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普遍呈现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便利化等趋势。有关部门预测,“十四五”时期,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这个群体的消费也蕴藏着巨大潜力。       消费升级带动消费细分       “过去买东西,实用就行,现在还得挑挑品质好不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居民卓犇说,“比如买空调,几年前就看制冷快不快,现在考虑的就多了,比如噪声大不大、方不方便清洁、有没有空气净化功能等。今年打算把家里的空调换了,让爸妈也用用新产品。”       “随着外出务工或通过互联网了解的信息越来越全面、前沿,小镇青年群体对于品质消费的需求明显上升。当前,家电产业正处在转型发展期,智能、健康成为县乡市场家电消费的新标签。”一家电商平台负责人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任兴洲认为,消费升级表现为不论哪个消费群体,对品质的要求都更高了。在升级过程中细分市场越来越重要,未来谁把消费者画像画得越具体、越贴切,谁的发展就越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8.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6.5%,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从与网购密切相关的邮政快递业发展情况看,截至今年7月初,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接近2018年全年业务量。       线上零售快速增长,积累下大量消费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精准的消费群体划分。比如,年轻人的消费更加多样化,消费取向更加社交化,这些特征都很明显。”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说。       推动细分市场供需匹配       当前,我国消费市场细分群体越来越多,要满足这些消费者个性化、细分化的需求,供给侧的生产组织也要随之改变,聚焦细分人群需求的企业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良品铺子产品研发事业部负责人说:“现在标准化生产的商品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我们一手做加法,一手做减法。针对细分人群需求增加功能性,为孕妇、产妇、儿童、老人等提供特定产品;同时减糖、减油、减盐,对香精、色素等添加剂‘做减法’,更注重食品的营养健康。”       也有不少商家捕捉到来自单身群体的商机:“一人食烤肉”“一人食火锅”很受欢迎;小巧又兼具多种功能的小家电销量在家电市场快速增长;小户型单身公寓的租赁需求强劲;传统商家也纷纷推出小包装商品,1斤装大米、500毫升食用油等。       不过,也有一些商家把细分作为营销噱头。有些面向婴童、老人的产品只是外观变一变,却没有内在功能的差异。比如一些商品只要沾上“儿童”二字,价格便高出很多,但却不一定具有针对儿童群体的特殊功能。   专家表示,新消费群体的涌现值得企业关注。但只有真正了解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调整产品和服务,推动供需匹配,才能更好地挖掘消费潜力。   赵萍建议,制造企业可以改进供应链系统,利用大数据系统开展C2M(用户直连制造)反向定制,从产品研发、价格制定、渠道选择和广告推广等多个方面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今天,首都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首都会展集团将聚焦北京市会展业发展,尤其要持续做优做强服贸会品牌化、商业化发展相关工作,将服贸会打造成为传递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促进全球服务贸易繁荣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国际服务贸易产业交往平台。     北京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闫立刚在成立大会上表示,近年来,北京会展业依托“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渐成为加快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北京市大型国际展览数量、规模稳步提升,品牌展会的培育效果初步显现,大型展会带动作用明显,会展业发展的环境不断向好。     闫立刚指出,首都会展集团,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下重点打造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团,以北辰集团为依托、由境内外知名企业合资组建。首都会展集团将加强与国际行业组织和会展企业交流合作,吸引国际知名会展项目落地北京,加快会展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端人才培养,打造首都国际会展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会展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标杆,助力培育发展北京会展新经济。同时,首都会展集团是服贸会的专业运营商,将加快服贸会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助力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服务贸易国际一流展会。     北京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贵林在成立大会上介绍,此次北京市国资委决定对北辰会展集团进行增资扩股,引入法国智奥、京东集团、首旅集团、首钢集团等战略投资者,组建首都会展集团,有利于推进服贸会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做强做优中国服贸会品牌;有利于整合北京市会展资源,培育发展北京会展新经济,打造首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助推市属国企市场化改革,培育会展产业龙头企业,树立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新标杆。     他指出,希望首都会展集团能够充分发挥首都会展平台作用,高标准做好服贸会运营,做好服贸会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提升服贸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扩大服贸会在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影响力,将服贸会打造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服务贸易展示交易平台。同时,要高标准做好国务政务服务,高标准打造会展服务“金色名片”,高标准打造国有企业改革标杆。     记者了解到,2021年服贸会将于9月2日至7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展览面积约13万平方米。目前,服贸会的各项招商招展工作正在全面有序推进,国际方面,已有108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165家境外及驻华机构确认线上线下参展参会,已有包括亚马逊、佳能、日电、阿里、京东等716家企业确定线上或线下参展,有赛诺菲、惠普、佳能、百度等30余家企业初步确认举办发布活动,线下招展总体完成率92%。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业内专家认为,数字化时代消费品领域高端品牌的培育,离不开智能化的思维和技术手段,企业还应创建培育高端品牌的时间表、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案。       品牌高端化是大势所趋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国家诞生了很多品牌,但是高端品牌不多,尤其是以智能制造赋能的高端品牌还需要努力。       “我们的软实力、品牌全球影响力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院长赵新利也表示,我国有很多实力非常强的企业,但品牌力较弱,二者需要平衡。从《财富》世界500强和世界品牌500强的榜单数据来看,2013年我国有95个企业在《财富》500强中,25个在世界品牌500强中,两者差距为70;到2020年,我国有133个企业在《财富》500强中,43个在世界品牌500强中,这一差距扩至90。       “我平时跟很多企业家有接触,根据我的调查了解,身边70%的企业家都在用慕思,可以说,慕思的高端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主打寝具的慕思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姚吉庆坦陈,与国外百余年的发展历史相比,国内床垫行业仅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品牌、技术等方面曾有不小差距。但伴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在与外资品牌的对决中,一些中国自主品牌已从跟跑发展到并跑,再到领跑。当下的慕思,正在数字化的浪潮下,通过整合创新重塑品牌高度。       向“高”生长,这是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当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阶段的转换要求中国的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攀升,特别是中国制造品牌需要向高端突破。       “高端品牌并不是标高价,更重要的是高价值的品牌。”姚吉庆认为,高端品牌和中低端品牌的最大区别是倡导一种生活方式,向外输出具有自身文化标签的价值观。在他看来,中国拥有高端品牌诞生最好的土壤,给高端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更多内在动力。       对于高端品牌,刘兆彬提出了“七高三权一伟大”的标准——“七高”指高品质、高技术、高价值、高市场占有率、高顾客忠诚度、高持久度、高行业乃至全球影响力和领导力;“三权”指产品定价权、标准制定权和产品定制权;“一伟大”指受人尊敬的伟大企业。“高端品牌的企业应该是标杆企业,应当是受人尊敬的伟大企业,这个非常难。”       智能制造助推品牌高端化       品牌的“面子”需要技术、质量等“里子”作为坚实支撑,而智能制造作为我国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制造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驱动。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原司长高延敏认为,应该投入更大的力量探索智能制造推动品牌高端化之路,这是一个趋势。       智能制造转型是大方向、大趋势,但同时也要看到,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还存在人才缺失、核心技术仍存短板等问题。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在产业基础、基础能力、管理水平方面仍存在瓶颈。比如,目前高端芯片、高档数控机床、高端生产设备,以及CPU等核心零部件,还较大程度地依赖进口。       受访者普遍认为,抓住时代机遇,抢占智能制造新蓝海,用智能化的思维培育和打造中国的高端品牌,对于中国的制造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且紧迫。       智能制造需要转型,品牌需要升级,二者在制造企业的实践发展中,渐渐成为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的重要因素。高延敏表示,在没有智能化或智能化程度较低的时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各种档次都有,而智能制造可以解决创新的问题,解决模式发展的问题。机器代替人,会大幅提高产品的一致性,由此也会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使品牌向高端发展。       企业自身的智能化生产和创新,是品牌向高端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姚吉庆表示,慕思做高端品类就是在做量身定制,过去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保一致性。“数字化、智能化解决了这个问题,标准化模块化应用节省了很多人工成本,产品质量一致性也得到更高保障,这是给我们带来的最大价值。”       波司登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表示,品牌的背后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化时代不仅考验着互联网科技企业,也考验着传统企业。数字化是企业面向未来最大的确定性,通过十多年的数字化发展,波司登已经全面打通前端销售、中端库存、后端供应链全流程,实现了从业人员精简2/3,劳动强度下降90%,以及“好卖的货不缺货,不好卖的货不生产”。       华为中国区5G行业解决方案总监黎舒桂认为,5G不仅仅是通信行业的5G,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在用5G去助力智能制造升级的过程中,华为发现整个产业链需要一起努力去提升势能,赋能千行百业。       用好智能化思维和技术       刘兆彬认为,培育高端品牌,离不开智能化的思维和技术手段。      首先,要更加注重智能化思维设计。品牌本身也是一个产品,任何高端品牌都源于设计,而这种设计首先要有先进的理念。要以顾客为核心,特别是要了解年轻消费者内心的需求是什么,这样才能拥有更好的品牌精神、品牌文化。       其次,要更加注重智能化思维管理。在如今的智能化时代,要更加突出管理带来的效率,抓好智能化思维的标准化管理、计量管理、检验检测,为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带来颠覆性变革和升级。       再次,要更加注重智能化思维服务。未来,智能制造业本质上也是一种服务业,从研发、物流、销售,到后续服务等,很多都是外包的,越来越独立化。这个链条会越来越长,分工会越来越细,社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智能化服务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应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促进人格化、人性化。       最后,要更加注重智能化思维传播。高端品牌需要设计、策划、管理和服务,也需要有效传播、精准传播、持续传播和智能化传播。要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更精准地打造高端品牌。       “品牌的高度首先取决于产品的好坏,只有产品升级了,品牌才能够真正升级。”对于如何培育高端品牌,高延敏提出,企业应创建培育高端品牌的时间表、具体步骤、实施方案。智能制造要求企业对研发设计进行更多投入,因此要特别重视人才,尤其是高精尖人才,通过不断在智能制造领域研发创新实现技术突破,实现产品、品牌升级。要打造中国的高端品牌,企业不能局限于做国内市场的老大,还应进行跨国布局,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另外,要解决社会和行业痛点,这是培育高端品牌最有效的方式。       “在全世界,有30%的人有睡眠障碍。在中国,这一数据达到38%。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姚吉庆同样认为,要成就一个伟大的品牌,必须洞见时代的需求,解决社会的重大问题。紧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社会及行业痛点展开高端品牌建设,始终是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牢牢把握住的核心要义。
近来全球市场陷入“缺煤、亏气、少油、电荒”,由此引发天然气、动力煤以及电力价格不断突破历史新高。极其严峻的全球能源供应形势给我国造成巨大压力。       中国从大局出发及时进行煤炭增产增供,保障本国生产发展和人民福祉。不过,一些西方舆论却借机刻意渲染中国的电力短缺问题,妄言煤炭增产增供凸显了用电需求与减排措施之间的矛盾,中国难以实现“双碳”目标。这种看法不仅片面,而且短视。       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在后疫情时代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稳定全球供应链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切实保障好能源供应,确保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实际上也是在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复苏提供充足动力,避免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       煤炭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的煤炭增产增供也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得到巩固的情况下,充分释放现有合法合规煤矿的先进产能,这种释放是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办法来推进的。中国煤炭增产增供措施是必要的,也符合国内外发展的现实和趋势。       我国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不会影响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去年以来,我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还强调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实现这些目标,中国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但中国言出必行,将坚定不移加以落实。       目前,中国的煤电机组整体水平在全世界是最先进的,我国每度电的煤耗比美国低30克以上,同时我国也在着手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造,以求更节能、更低碳。特别是在近期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再次强调,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中国一方面大力发展绿色技术以建设稳定新能源,积极推进煤炭、天然气、原油储备以及储能能力建设;另一方面不断优化煤炭产能布局、改进煤电技术,严格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不合理用能。在此努力下,中国碳减排事业的根基已越扎越深,相信未来的道路也将越走越宽阔。